一 主要產地:
魯西牛主要產于山東省西南部的菏澤和濟寧兩地區(qū),北自黃河,南至黃河故道,東至運河兩岸的三角地帶。分布于菏澤地區(qū)的鄆城、鄄城、菏澤、巨野、梁山和濟寧地區(qū)的嘉祥、金鄉(xiāng)、濟寧、汶上等縣、市。聊城、泰安以及山東的東北部也有分布。80年代初有40萬頭,現已發(fā)展到100佘萬頭。
二 體型外貌:
魯西牛體軀結構勻稱,細致緊湊,為役肉兼用。 公牛多為平角龍門角,母牛以龍門角為主。垂皮發(fā)達。公牛肩峰高而寬厚。胸深而寬,后軀發(fā)育差,尻部肌肉不夠豐滿,體軀明顯地呈前高后低的前勝體型。母牛鬐甲低平,后軀發(fā)育較好,背腰短而平直,尻部稍傾斜。關節(jié)干燥,筋腱明顯。前肢呈正肢勢,后肢彎曲度小,飛節(jié)間距離小。 蹄質致密但硬度較差。尾細而長,尾毛常扭成紡釬狀。被毛從淺黃到棕紅色,以黃色為最多,一般前軀毛色較后軀深,公牛毛色較母牛的深。多數牛的眼圈、口輪、腹下和四肢內側毛色淺淡。俗稱“三粉特征”。 鼻鏡多為淡肉色,部分牛鼻鏡有黑斑或黑點。角色蠟黃或琥珀色。
三 生產性能:
據屠宰測定的結果,18月齡的閹牛平均屠宰率57.2%凈肉率49.0%,骨肉比1:6.0脂肉比1:4.23,眼肌面積89.1平方厘米。成年牛平均體重在500公斤左右,大者可達800公斤,屠宰率58.1%,凈肉率為50.7%,骨肉比1:6.9,脂肉比1:37,眼肥面積94.2平方厘米。 肌纖維細,肉質細嫩鮮美,脂肪分布均勻,營養(yǎng)豐富,大理石狀花紋明顯。牛皮板壯,毛短,平整,呈肉紅色,是制革的上乘原料。
四 繁殖性能:
母牛性成熟早,有的8月齡即能受胎。一般10-12月齡開始發(fā)情,發(fā)情周期平均22天,范圍16-35天;發(fā)情持續(xù)期2-3天。妊娠期平均285天,范圍270-310天。產后第一次發(fā)情平均為35天,范圍22-79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