畜牧家禽網 來源:《農業(yè)科技通訊》 閱讀數:
我市花生葉斑病常年發(fā)生面積為60萬畝,發(fā)病株率平均為22.4%左右,重發(fā)田病株高達54%以上,該病由于去年在我市滑縣、內黃縣、林州市嚴重發(fā)生,田間菌源量大,加之近幾年來我市秋季雨水偏多,致使花生葉斑病在我市發(fā)生逐年加重,已成為影響花生生產的主要障礙因子。因為此病發(fā)生較晚,有人誤認為這是植株成熟時的一般象征,所以往往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。實際上葉斑病會使花生葉片布滿斑痕,早期落葉,以致影響葉的光合能力,莢果不飽滿,降低產量與品質,一般可減產10%~20%,嚴重時可達40%以上。
一、發(fā)病癥狀
花生葉斑病分褐斑病和黑斑病兩種,發(fā)病部位主要在葉部,嚴重時莖稈、葉柄和托葉也有發(fā)生?;ㄉ职卟∪~片受害時,病斑初生圓形或不規(guī)則形,直徑為1~10mm,葉片正面病斑暗褐色,背面褐色或淡褐色,周圍有黃色暈圈。在潮濕條件下,大多在葉正面病斑上產生灰色霉狀物,嚴重時,幾個病斑匯合在一起,常使葉片干枯脫落,僅剩頂部3~5個幼嫩葉片。莖部和葉柄的病斑為長橢圓形、暗褐色、稍凹隱。黑斑病與褐斑病可同時混合發(fā)生,黑斑病病斑一般比褐斑病小,近圓形或圓形,直徑約1~5mm,顏色較褐斑病深,呈黑褐色,葉片正反兩面顏色相似,病斑周圍黃色暈圈不明顯。病害晚期,葉背面病斑生有呈輪紋狀排列的小黑點,并有一層灰褐色霉狀物;病害嚴重時,產生大量病斑,引起葉片干枯脫落,莖稈變黑枯死。
二、侵染循環(huán)
花生褐斑病、黑斑病均屬半知菌類,叢梗孢目,暗色孢科。兩種病的侵染循環(huán)相似,都是以菌絲座或菌絲在土表植株殘體或花生秧上越冬,次年在適宜條件下,菌絲直接產生分生孢子,借風雨傳播,分生孢子在22℃溫度條件下,經2~4小時即可萌發(fā),產生芽管直接從花生葉片表皮或氣孔侵入,在25~30℃和較高濕度條件下,10~15天產生病斑。病斑首先出現在靠近土表的老葉上,病斑上產生分生孢子成為田間病害再侵染源。
三、發(fā)病條件
1.溫濕度。病菌生長發(fā)育溫度范圍為10~37℃,最適溫度為25~30℃,病害流行要求相對濕度在80%以上。因此,秋季多雨氣候潮濕病害重,干旱少雨病害輕。
2.生育期。通常生長前期發(fā)病輕,后期發(fā)病重;幼嫩葉片發(fā)病輕,老葉發(fā)病重。我市花生在收獲前1個月,即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發(fā)病最重。
3.品種。國內花生品種目前還沒有高抗或免疫類型,但花生不同品種的感病程序有明顯差異。一般來說直立型品種比蔓生型、半蔓生型品種抗病,葉形小而深綠的品種較葉形大而淺綠的品種抗病。
4.栽培管理。病害發(fā)生與花生連作和花生長勢明顯有關。連作地菌源量大病害重,連作年限越長病害越重;通常土質好、肥力高、長勢強的地塊病害輕,而坡地,沙性強、肥力低、長勢弱的地塊病害重。
三、防治方法
1.選用抗病品種。選育抗病品種是防治葉斑病的重要途徑。據我們田間觀察、試驗和參考相關文獻,9611黑花生、中華9號、R2001-4(山東)、開農31、豫花6號、豫花15號、豫花11號表現為抗葉斑病,開農49、魯花11號、濮168、豫花9331、鄭85127、豫花14號表現為中抗葉斑病。
2.農業(yè)防治?;ㄉ斋@后,要清除田間病殘體,并及時進行耕翻,將病殘體翻入土中,可減少初侵染源。重病地塊應實行與禾本科、薯類作物輪作,可減少田間菌源。適期播種,合理密植,施足底肥,加強田間管理,促進花生健壯生長,可提高植株抗病能力。
3.化學防治。應用殺菌劑是防治葉斑病的重要措施。在花生始花期(7月上旬)開始調查,當病葉率達10%~15%時開始施藥,每隔15天施藥1次,連續(xù)防治2~3次??蓢姙?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~1000倍液,或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~800倍液,也可用抗生素農抗120加無毒高脂膜各150g或中生菌素300ml葉面噴施,噴藥液量為75~100kg/畝。
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Agroxq.com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畜牧家禽網”(Agroxq.com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Agroxq.com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Agroxq.com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Agroxq.com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畜牧家禽網”(Agroxq.com)聯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