畜牧家禽網 來源:肇慶農業(yè)技術推廣網 閱讀數:
黃瓜霜霉病是黃瓜生產中的一大病害,不單發(fā)病迅速,危害嚴重,而且發(fā)生普遍。在發(fā)病季節(jié),一周左右時間就可使成片的植株發(fā)病,減產30-50%。霜霉病不僅嚴重危害黃瓜,而且對甜瓜、南瓜、絲瓜、苦瓜等瓜類也造成危害。霜霉病主要發(fā)生在葉片上,形成多角形病斑,開始發(fā)病時,在葉背常先形成一些較小的浸潤狀多角形病斑,病斑的初期是看不到其他生物的。隨著病斑的發(fā)展擴大,在葉背的病斑上會逐漸生出較短的,灰白色的絨毛狀物,嚴重時形成灰色的霉層。后期嚴重時,則形成紫褐色的較大多角斑,在葉背病斑相應的葉片正面出現黃色失綠斑。為有效防治該病害的發(fā)生,可采取以下的生態(tài)防治措施:
一.選擇抗病品種
在大棚黃瓜栽培中,選擇抗霜霉病的品種有津雜四號、津雜二號、粵秀二號等。
二.培育壯苗
提高秧苗質素,是加強植株抗病性的一項有效措施。徒長苗、僵化苗抵抗各類病害的侵襲能力差,只有適齡的壯苗,光合作用能力強,根系吸收能力強,葉片不易遭受病菌的侵染,容易獲得較高產量。
三.合適的溫濕度調控,避免霜霉病發(fā)生
黃瓜在大棚生長期間,通過對溫度、濕度和水分的科學管理,創(chuàng)造一個適于黃瓜生長,而不利于霜霉病發(fā)生發(fā)展的環(huán)境條件。因而可以在不用或少用化學農藥的情況下,通過控制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來達到減輕病害的目的。平時大棚的管理原則是,當溫度適合霜霉病發(fā)生發(fā)展時,通過人為控制濕度,使其不適于霜霉病發(fā)生發(fā)展;當濕度適于病菌發(fā)展時,再控制溫度,使其不利于霜霉病的發(fā)生和發(fā)展。
具體的管理方法是:早上首先放風一小時,進行空氣對流,更新棚內氣體,同時補充棚內二氧化碳氣體含量,有利于光合效率的提高,也降低棚內空氣濕度。然后關閉風口,令棚內氣溫上升到28-32℃,此時盡管濕度適于霜霉病發(fā)生發(fā)展,然而,在此高溫下,卻不利于霜霉病的發(fā)生,而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。當溫度接近35℃時,開始放風,使溫度較快下降到20-25℃,相對濕度則降到60-70%,在此條件下,盡管溫度適于霜霉病的發(fā)生,而濕度卻又限制了此病的發(fā)生。傍晚繼續(xù)放風1-2小時使棚內相對濕度仍保持70%左右,下半夜雖然濕度上升到85%以上,但溫度又降到12-15℃,這樣的低溫仍不利霜霉病的發(fā)生,但對黃瓜的生理活動卻無大的影響。
當外界氣溫夜間維持在13℃以上時,則可以整夜放風,降濕、降溫,通過低溫、低濕來控制霜霉病的發(fā)生。
在水分管理方面,要做到適時、適地、適量,生育前期少灌水,澆水在晴天上午進行,避免陰雨天澆水,適時中耕,減少土壤水分,提高地溫,有利于黃瓜生長,不利于霜霉病的發(fā)生。
四.加強葉面營養(yǎng)
黃瓜霜霉病一般是在生長中后期,首先是從老葉上發(fā)生,而后快速向上蔓延。適時追施葉面肥,增加片葉的營養(yǎng)狀況,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。
五.高溫悶棚
一般在中午密閉大棚兩小時,使植株上部溫度達到44-46℃,不要超過48℃,可殺死棚內的霜霉菌,每隔7天進行1次,2-3次后,可基本控制病情的發(fā)展。
總之,用控制溫濕度使其不利于病菌生長發(fā)育的措施,降低病情的發(fā)展,是有效防治黃瓜霜霉病的無公害防病技術。
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Agroxq.com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畜牧家禽網”(Agroxq.com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Agroxq.com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Agroxq.com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畜牧家禽網(Agroxq.com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畜牧家禽網”(Agroxq.com)聯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