畜牧家禽網(wǎng)首頁 > 資訊中心 > 疾病防治 > 牛流行熱病的診治
畜牧家禽網(wǎng) 時間:2013/3/6 10:51:00 來源:阿里牧 閱讀數(shù):
牛流行熱是牛的一種急性、熱性傳染病,流行有明顯的周期性和季節(jié)性。其特征為突然高熱,消化道、呼吸道的炎癥反應和四肢關節(jié)運動障礙等,大部分病牛經(jīng)2~3日即恢復正常,故又稱三日熱或暫時熱。對癥治療是該病的主要治療方法。
。ㄒ唬┝餍刑攸c 該病病原為牛流行熱病毒,對外界的抵抗力不強,對熱敏感,對脂溶劑、紫外線和酸堿敏感,一般常用消毒藥物均可殺滅該病毒。
一般認為該病主要經(jīng)血液傳播,傳播媒介為吸血昆蟲,也可經(jīng)呼吸道感染。
該病主要侵害奶牛、黃牛和水牛,奶牛發(fā)病重,特別是懷孕后期的奶牛,發(fā)病率以奶牛高于黃牛、水牛,青壯牛高于老牛、犢牛。
該病傳播迅速,流行初期發(fā)病少,約經(jīng)1周后迅速發(fā)病,沿交通路線蔓延,流行速度快,短期內(nèi)可使大批牛感染發(fā)病,呈地方性流行趨勢,且與風向一致,有時呈跳躍式蔓延。該病多發(fā)于雨量多和炎熱天氣,高潮過后,則轉(zhuǎn)為零星散發(fā),待天氣涼爽后停止流行。
。ǘ┡R床癥狀 該病潛伏期一般為3~7天。牛感染該病后,發(fā)病快。大體可分為以下4種不同類型癥狀:
1.胃腸型。食欲廢絕,反芻停止,瘤胃出現(xiàn)鼓脹或者缺乏水分,胃內(nèi)容物干涸;有腹痛 癥狀,兩后肢交換站立或踢腹,排少量干燥黑色糞便,并帶黏液;有的先便秘后腹瀉,有的牛排暗黑色血樣糞便,肛門松弛,喜臥;目光無神,眼窩凹陷、鼻流清涕,體溫升高到40~41℃,一般持續(xù)2天左右。
2.癱瘓型。以運動障礙為主,四肢運步困難,步型蹣跚,易摔倒,臀肌震顫,不愿行走,有的發(fā)病就臥地不起,但多數(shù)在發(fā)病后第2天臥地,四肢縮于腹下,但有食欲;重癥者臥地,四肢伸直,呼吸淺表,似死樣;大部分為良性經(jīng)過,病死率一般低于1%,部分病牛可因四肢關節(jié)疼痛,長期不能站立而被淘汰。
3.肺炎型。以氣喘為主。病情發(fā)展很快,常常在病后半天時間表現(xiàn)明顯的喘息,呈腹式呼吸;肺泡音粗厲,有的有不同程度的干濕性啰音,喜站不臥。該型病牛,癥狀危重,有個別可因窒息而死亡。
4.跛行兼體溫高型。似綜合型,但和上述三型有不同點。有輕度跛行,呼吸無明顯異常變化;結膜潮紅,流淚,不排血便,不拉稀糞;1~2天不吃,然后恢復食欲。
(三)防治 防治應加強飼養(yǎng)管理,保持牛舍通風和清潔衛(wèi)生,發(fā)現(xiàn)疫情后盡快隔離治療,加強護理,做好牛舍消毒,消滅蚊蠅以減少傳染,盡早采取綜合性防制措施。
1.解熱鎮(zhèn)痛。肌肉注射30%安乃近30毫升,1~2次/天。
2.預防肺部繼發(fā)感染?杉∪庾⑸淝嗝顾1?600萬國際單位、鏈霉素700萬國際單位;四環(huán)素500萬國際單位加入葡萄糖鹽水1?500毫升靜脈注射,2次/天。
3.局部治療。對皮下氣腫牛用3%鹽酸普魯卡因50毫升、氨芐青霉素600萬國際單位和安痛定50毫升加生理鹽水500毫升,在患部周圍分點皮下注射,2次/天。
4.對癥治療。根據(jù)病牛全身狀況,采取強心、補液、解毒和補充維生素C、維生素B1;對于因高熱而脫水和由此而引起的胃內(nèi)容干涸,可靜脈注射林格氏液或生理鹽水2~4升,并向胃內(nèi)灌入3%~5%的鹽類溶液10~20升;跛行和癱瘓?伸o脈注射水楊酸鈉200毫升,以減輕疼痛和緩解癥狀;心臟衰弱者可靜脈注射安鈉咖40毫升、維生素C 50毫升和低分子右旋糖酐1?000毫升。
臥地不起、頭頸側彎者可靜脈注射10%葡萄糖1?500毫升、5%溴化鈣200毫升和維生素B1?50毫升;后軀僵硬或后肢麻痹者肌肉注射夏天無40毫升,2次/天。
病情好轉(zhuǎn)、有飲食欲者,及時調(diào)理胃腸道功能,灌服曲麥消食散400克、小蘇打粉60克。
由于病牛呼吸迫促,故在灌藥之前1小時最好皮下注射氨茶堿1.5~2.0克,暫時緩解喘氣癥狀,避免引起吸入性肺炎。
5.護理。給予適口性好的青綠多汁飼料,對癱瘓牛要經(jīng)常翻身,防止發(fā)生褥瘡引起敗血癥,若能及時治療,一般預后良好,病死率在2%以下。